中海36.88亿元收购广州亚运城地王+ 查看更多
中海36.88亿元收购广州亚运城地王
+ 查看更多
发布日期:2022-02-02
前一天,雅居乐和世茂集团已分别发布交易相关公告。雅居乐所属26.66%股权交易对价为18.44亿元,中海支付13.8亿元现金并承接4.64亿元债务;世茂所属的26.67%股权交易对价18.45亿元,中海同样需要承接4.64亿元的负债。
上述两笔交易完成后,中海地产将持有广州亚运城项目约73.33%的股权,总交易金额近37亿元。
01 中海成为“地王”最大股东
广州亚运城项目总建筑面积582万平方米,计容面积438万平方米,其中住宅520.8万平方米,商业20.8万平方米,此外还有3.2万个车位。总货值869亿元,已售货值为640亿元,剩余可售货值为229亿元。
广州亚运城项目是2009年中国总价“地王”。
2009年12月,富力、雅居乐、碧桂园和上海联合办公品牌组成的联合体,力压保利、中海、万科组成的“国企”联合体,以255亿元的天价将广州亚运城项目收入囊中。
2010年,广州亚运城项目引入世茂和中信地产,当年底,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,富力、碧桂园、雅居乐、世茂和中信地产分别持股20%。
2017年前后,富力退出项目,中海接手中信地产在项目的股权。碧桂园、世茂持有项目的股份上升至26.67%,雅居乐持有项目26.66%股份,中海持有项目20%股份。
2022年1月25日的这次股权变动后,中海在项目持股比例上升至73.33%。
通过这一交易,世茂和雅居乐不仅处理掉一部分债务,还获得相应的流动性;中海通过收购扩大在广州利合的权益,可以获得更大收益。整体项目中原有的4家民企3家离开,只留下碧桂园与中海共同操盘项目。
02 国企央企将成为收并购主角
“一边房企出售资产救急,另一边是国企央企进入收并购赛道。”
近期,不仅仅是中海开始出手收购,华润万象生活在半个月内先后公布以10.6亿元收购禹洲物业,22.6亿元收购中南服务,两次交易总对价不超过33.2亿元。
在政策不断鼓励、加持之下,中海、华润等央企也已经开始出手。
一家房企负责人表示,对于民企来说,即便是并购贷不计入三道红线,但会加重企业的杠杆和风险,加速流动性风险提前到来,所以大部分民企不会考虑收并购。
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,即合营或联营项目中的另一方出现流动性风险,导致合作项目开发建设受到严重影响,才会出手将项目接过来,尤其是承债式收购,需要尽快将因此升起来的杠杆想办法降下去。
目前,民营房企普遍存在流动性压力,无力参与收并购,国企和央企流动性相对较好,而且,央企和国企在融资等方面便捷并有成本优势,为其参与收并购地产项目及资产提供了支持。
中国企业资本联盟理事柏文喜认为,此时央企华润、中海下场收购是低成本“捡漏”的好时机,也可借以提升自身规模和市场集中度,在提升业绩的同时提高自身竞争力。在物业企业竞争加剧与各家房企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,2022年物业企业之间的收并购有提速与加快趋势。
虽然收并购市场日益活跃,但从出险企业来看,仍然没有漫天要价的条件。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称,因为央企是否收购,也是从商业的角度去进行的,可收购可不收购,所以本身也会选择优质的项目收购,一些风险较大的项目,依然价格会压得很低。相对来说,目前类似出险企业地位不高,还是愿意压低价格去转让资产的。
分享到: